【FANUC】关于FANUC数控系统 IO LINK 模块的设置
0i-B/0i-Mate-B 关于 I/O LINK 模块的设置
北京FANUC 0i-B/0i-Mate-B系统,由于I/O点、手轮脉冲信号都连在I/O LINK总线上,在PMC梯形图编辑之前都要进行I/O模块的设置(地址分配),同时也要考虑到手轮的连接位置。
1.0i-B:
由于0i-B本身带有内置I/O板(虽然该I/O点表面上看起来与0I-A系统相似,但其96/64点也连在I/O LINK上,占用I/O LINK点。所以也要进行I/O 模块的地址分配)
1.1 内置I/O 板,当不再连接其它模块时
可设置如下:从X0开始 0.0.1.OC02I
Y0开始 0.0.1./
1.2.当使用标准机床面板时,手轮有两种接法
(1)接在系统上JA3
可设置如下:系统侧的I/O点从X0开始 0.0.1.OC02I
Y0开始 0.0.1./8
面板侧的I/O点从X20开始 1.0.1. OC02I(或OC01I)
Y24开始 1.0.1./8
*此种设法可使面板上x/y数值上一样(X24对应Y24的信号名称,如此类推,如:X24.0为MEM方式的X地址, Y24.0为MEM方式输出灯),便于编写梯形图,且注意此时面板后JA3无效
(2)接在面板后JA3
可设置如下:系统侧的I/O点从X0开始 0.0.1.OC01I
Y0开始 0.0.1./8
面板侧的I/O点从X20开始 1.0.1. OC02I (OC02I对应手轮)
Y24开始 1.0.1./8
注:
此时手轮信号从面板侧的X32—X34引入, 系统侧内置I/O板上的JA3无效。
1.3 分线盘I/O模块的设定
对于分线盘(分散型)I/O模块,要将所有的模块(基本模块加扩展模块)作为一个整体一起设定。因为可以连接一个基本模块,最多3个扩展模块,每个模块单元占用3个字节的输入点,2个字节输出点,总共占用12字节输入/8字节输出(96/64点),和上述的内装I/O相似,也可以连接手轮,设定方法相似
可设置如下:不带手轮 输入X0开始 0.0.1.OC01I
输出 Y0开始 0.0.1./8
带手轮:输入X0开始 1.0.1. OC02I (OC02I对应手轮)
Y0开始 1.0.1./8
下面图中的地址m就是此处的0,n就是此处的0(首地址)
*模块的连接顺序(安装位置)
注意:1。带手轮接口的扩展模块,要安装在最靠近基本模块的位置,如上图中的扩展模块1。
2.手轮信号为X12-X14。
1.4 对I/O Link 轴的设定
1)I/O Link 轴的连接如下图所示:
*每个轴占用16字节输入/16字节输出点(128/128点)FANUC的I/O Link的最大点数位1024/1024,
2)I/O Link 轴的地址分配
I/O Link轴的地址规定如此下:
如果没有任何其他I/O模块连接,理论上就可以连接8个。一般设定如下:
输入X20开始:0.0.1.PM16I
输出Y20 开始:0.0.1. PM16O
当然,也可以按上述同样的方法设定如下:
X20开始 1.0.1. /16
Y20开始 1.0.1./16
或X20 1.0.1.OC02I 此时x=20
Y20 1.0.1.OC02O 此时y=20
总之,不管设定的模块名字是什么,只要最终结果输入点有16个字节,输出也有16个字节,并且不和其他模块冲突,就可以了。
注意:I/O Link 轴不能接系统的手轮(但可以有自己的手轮),所以,手轮必须接到其他的I/O模块上。
1.4 对I/O 单元的设定
1)基本连接
是一种功能比较强的I/O单元,也是通过I/O Link连接的模块组合,有最多10个扩展槽。
接口模块AIF01A安装在槽0(I/F)中。I/O Link线连接到此模块上。
除了基本座0外,还可以连接1个扩展机座,扩展机座的槽0上安装其接口模块AIF01B。
2)地址分配
2.0i-Mate B
由于0i-Mate B本身不带有内置I/O板,连接外围设备,必须通过I/O模块扩展
要考虑急停、外部减速信号,地址的分配以及手轮的连接问题,按如下设定:
2.1当使用两个I/O模块 (I/O卡) 时(48/32点):
可设置如下:从X0开始 0.0.1./6 (第一块)
Y0开始 0.0.1./4
从X6开始 1.0.1.OC02I (第二块带手轮接口)
Y6开始 1.0.1./4
注: 此种连接方式下,急停、减速、手轮信号都在第二个模块上
或 : 输入点从X4开始 0.0.1.OC02I (第一块带手轮接口)
输出点从Y4开始 0.0.1./4
输入点从X20开始 1.0.1./6 (第二块)
输出点从Y20开始 1.0.1./4
注:此种连接方式下,急停、减速、手轮信号都在第一个模块上
2.2 当使用标准机床面板时,手轮有两种接法
(1)接在模块上JA3
可设置如下:模块侧的I/O点从X4开始 0.0.1.OC02I
Y4开始 0.0.1./4
面板侧的I/O点从X20开始 1.0.1. OC02I (或OC01I)
Y24开始 1.0.1./8
注:此种设法可使面板上x/y数值上一样,便于编写梯形图,但注意此时面板后JA3无效
(2)接在面板后JA3
可设置如下:系统侧的I/O点从 X4开始 0.0.1./6
Y4开始 0.0.1./4
面板侧的I/O点从X20开始 1.0.1. OC02I
Y24开始 1.0.1./8
说明:
1、模块的分配很自由,但有一个规则 即:连接手轮的模块必须为16字节且手轮连在离系统最近的一个16字节(OC02I) 大小的模块上的JA3接口上。对于此16字节模块,Xm+0→Xm+11用于输入,即使实际上没有那么输入点,但为了连接手轮也需如此分配。Xm+12→Xm+14用于三个手轮的信号输入。只联接一个手轮时,旋转手轮可看到Xm+12中信号在变化。Xm+15用于输出信号的报警。
2、OC02I为模块的名字,它表示该模块的大小为16个字节 OC01I为12个字节 , /6表示该模块有6个字节 PM16I为I/O Link轴的输入模块名,表示该模块的大小为16个字节。PM16O为I/O Link轴的输出模块名,表示该模块的大小为16个字节
3、由于现在模块的地址的定义很自由,可在规定范围内任意处定义,一旦定义了起始地址(m)该模块的内部地址就分配完毕。
4、从一个JD1A引出来的模块算是一组,在连接的过程中,要改变的仅仅是组号,数字从靠近系统从0开始逐渐递增。
5、在模块分配完毕以后,要注意保存,断电再上电方可生效。同时注意模块优先于系统先上电,否则系统在上电时无法检测到该模块。
6 、当使用I/O单元时,设置要用到基座号和插槽号。

文章来源于网络,侵删致歉。